1、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2、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推荐阅读:「利空」2020非科创次新股龙头股票有哪些?非科创次新股概念股一览表
3、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股票,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5、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6、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解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本地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7、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8、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9、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1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
以上就是论股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期货鑫东财配资十倍」股票术语,宏观经济名词部分,很多股民在了解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论股网!
相关文章推荐:
- 「41sky股票网」黄金分割线是什么 黄金分割线的应用及画法·2020-10-20
- 「股票黑马推荐」骗线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骗线?·2020-10-20
- 「奔奔族理财」反转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反转?·2020-10-20
- 「期货之家门户」从5个方面简单分析权证交易的注意要点·2020-10-20
- 「股票理财者网」什么是市值-市值是什么意思·2020-10-20
- 「股票配资杭州雷曼期货」周期性股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什么是周期·2020-10-20
- 「瞄股网」什么是趋势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什么是趋势?·2020-10-20
- 「期货之家门户」累积投票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累积投票制?·2020-10-20
- 「配资公司唯信网」差价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差价?·2020-10-20
- 「亿航财经」什么是堆量、放量、缩量?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什么是堆·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