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股网首页
  • 股票
  • 平台
  • 公司
  • 服务
  • 炒股
  • 期货
  • 外汇
  • 技巧
  • 正规平台
  • 股吧
  • 当前位置:论股网 > 服务 > 方大特钢股票丨谈谈美国科技类成长股共性特征

    方大特钢股票丨谈谈美国科技类成长股共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3-08-16 15:55:16阅读()来源:方大特钢股票作者:方大特钢股票

    谈谈美国科技类成长股共性特征

    1、科技类成长期的特征

    (1)每只成长股都只有一个明显持续的快速增长阶段,即只有一个成长期。

    推荐阅读:方大特钢股票,方大炭素

    经过成长期后,营业收入很难再保持大于20%的增长速度。30 只成长股中在成长期后营业收入增速大于20%的情形最多只保持了两年,且这种情形只出现了两次。成长期过后,营业收入增速更多的是表现为低速持续增长,或正负增长交替的情形。

    (2)成长股一般在上市后就开始进入成长期(营业收入增速持续大于20%)。

    本报告所筛选的30只美国成长股中有26只在上市第一年进入成长期(余下4只股票进入成长期的时间分别为:CAPITAL ONE FINA 在第二年;KOHLS 在第三年;BIOGEN,GILEAD 在第五年)。

    2、科技类行业特征

    IT股的成长期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0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个人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消费品,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催生了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从单机到网络的巨大市场需求,从而成就了一批以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成长股。如提供网络连接设备的思科,提供个人计算机的戴尔,提供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微软以及提供个人计算机核心部件 CPU 的因特尔。

    由于新兴产业前期的高利润率,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其他国家投资风险增大,美国的IT产业无可避免的成了其他行业和其他国家剩余资本投资的对象。借助低廉的资金成本和市场的乐观预期,IT股集体上扬并在2000年前后达到峰值。个股成长期涨幅惊人,思科12年成长成就1059倍增长,而戴尔,微软,因特尔分别成长了593倍,156倍以及62倍。

    第一阶段成长期的结束表面上由于网络泡沫破灭导致的IT股集体跳水造成的,但其内在原因是产业发展得必然结果。新兴产业后期,由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以及行业内竞争对手林立造成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率的同时下滑,从而结束快速增长的成长期。

    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市场归于理性。2000 年到2011年迎来了IT股的第二个成长期。

    这一阶段由于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Web2.0 技术的成熟,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通过网络获取或是传送信息,并逐渐将网络应用作为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企业和个人对网络应用的个性化需求成就了新一批IT成长股:如提供企业解决方案的高特公司,提供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Salesforce公司,提供互联网综合服务的谷歌和提供企业数据中心服务的 Equinix 公司和 Digital Realty Trust 公司。这五家 IT 公司的成长期持续至今,营业收入从上市至今一直保持正增长的态势。

    提供个性化软件服务的高知特公司和Salesforce 公司之所以得以持续成长可能得益于个性化服务和差别定价所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势力,从而延长了产业发展的进程。而谷歌,Equinix 公司和Digital Realty Trust 公司则得益于其植根于网络规模的商业模式,则网络的存量规模越大,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市场需求就越大。因此,除非新技术或新商业模式的“创造性毁灭”,否则这些公司将会继续成长。

    科技类成长股拐点特征

    整体而言,美国成长股的利润拐点和营业收入拐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如果出现其中一个拐点,则另一个拐点一般会在两年内出现,而两者具体的先后关系依行业,公司的不同有不同的体现。

    其中科技类行业利润拐点和营业收入拐点的先后次序并不明显,不过利润拐点先到的情形较为常见。

    相对于利润拐点,股价拐点与营业收入拐点较为相关,并且大多数成长股的股价拐点滞后于营业收入拐点。股价拐点同时也受大盘周期影响,其中科技类股尤为明显。科技类行业的第一批成长股均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前后达到股价拐点,第二批成长股中的谷歌和Equinix 公司则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峰值。

    以上就是论股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方大特钢股票丨谈谈美国科技类成长股共性特征,很多股民在了解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问题欢迎关注论股网!

  • 本文标题地址来源:方大特钢股票丨谈谈美国科技类成长股共性特征http://www.uggcorp.com/pzfw/42831.html
  • 上一篇:福田汽车股票丨如何把握科技类成长股的买入时机
  • 下一篇:300054丨股市投资为何需要谨记四个“不”
  • 相关文章推荐:

    特别声明:论股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选择平台需谨慎。
    广告
    广告

    论股网首页 - 股票 - 平台 - 公司 - 服务 - 炒股 - 期货 - 外汇 - 技巧 - 正规平台 - 股吧

    覆盖城市:南昌,太原,福州,山西,东莞,广州等其他城市。

    本站广告合作联系客服QQ:452629447 邮箱:452629447@qq.com

    论股网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平台服务,所有产品及展示信息均由平台方提供。配资有风险,选择平台需谨慎。

    诚信网站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Copyright © 2002-2020 www.uggcorp.com 论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6005352号-3